监控安装过程中,如何实现更完美的网络综合布线?

人们现在已经转向了智能生活,人们对网络传输速率有很高的要求,使用快捷方便的网络已成为共识。简单网线的速度可能会影响网络数据传输速率,想要运行高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布线产品的要求和质量要达到最优化。据说网线打开了网络布局世界,网线将每台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由此可见,这根网线是如此的重要!目前,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综合布线产品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可分为七个子系统:工区子系统、配电区子系统、主干子系统、机房子系统、进线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楼组子系统,网络布线系统有多复杂和繁琐。如果办公楼、大型商场需要安装监控设备时,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网络综合布线呢?

网络综合布线听起来的话是挺繁琐的,但是只要请到专业的弱电工程布线公司,经过专业人员的勘察进行布线,其实也不是那么的难理解了。我们只需要了解到几个比较重要的部件过程,就可以简单的了解网络综合布线了。

1.网络接入

在中国三大运营商占领着宽带,不过由你决定是使用千兆宽带还是百兆宽带。

2.调制解调器

当你在办理宽带的时候,工作人员就给你介绍推荐使用猫,此猫就是调制解调器,它的作用就是使光纤或者电话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

3.路由器和交换机

路由器使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主要使给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并且根据地址能够找到相应的设备。

4.配线架、模块、网络跳线

这是网络布线产品。配线架的使用,主要是网络线缆管理和前端信息点管理的模块化设备。配线架前端通过网络跳线与交换机相连。布置好的网线一端压接在配线架的后端,另一端压接在网络模块上。网络模块的使用是配合面板固定在墙上,用网络跳线连接到电脑上,这时就可以上网了。

弱电人必看的网络基础知识,简单明了,一看就懂

网络通信基本概念
通信,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过某种媒介和行为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网络通信,是指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通信。
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根网线相连,就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网络。
 
由一台路由器(或交换机)和多台计算机设备组成的小型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通过路由器的中转,每两台计算机之间都可以自由地传递文件。
当计算机想从某个网址获取文件时,必须先接入Internet,然后才能下载。

信息传递过程

虚拟的信息传递与真实的物品传递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快递过程与网络通信过程的对比:
  • 需要快递的物品:
  • 应用程序生成需要传递的信息 (或数据)。
  • 物品被包装起来形成包裹,并粘贴含有收货人姓名、地址的快递单:
  • 应用程序将数据打包成原始的“数据载荷”,并添加“头部”和“尾部”形成报文,报文中的重要信息是接收者的地址信息,即“目的地址”。
  • 在一个信息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信息段,使其形成一个新的信息单元,这个过程称为“封装”。
  • 包裹被送到集散中心,集散中心对包裹上的目的地址进行分检,去往同一个城市的物品被放入同一架飞机,并飞向天空:
  • 报文通过网线到达“网关”,网关收到报文后,对其“解封装”,读取目的地址,再重新封装,并根据目的地址不同,送往不同的“路由器”,通过网关及路由器的传递,报文最终离开本地网络,进入Internet的干道进行传输。
  • 其中,网线所起的作用跟公路一样,它是信息传输的介质。
  • 飞机抵达目的机场后,包裹被取出进行分检,去往同一地区的包裹,被送到了同一集散中心:
  • 报文经过Internet干道的传输,到达目的地址所在的本地网络,本地网络的网关或路由器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和封装,并根据目的地址决定发往相应的下一台路由器,最终到达目的计算机所在网络的网关。
  • 集散中心根据包裹上的目的地址进行分检,快递员送包裹上门,收件人拆开包裹,确认物品完好无损后收下。整个快递过程完成。
  • 报文到达目的计算机所在网络的网关,解封装和封装,然后根据目的地址发往相应的计算机。计算机收到报文后,对报文进行校验处理,校验无误后,接收下报文,并将其中的数据载荷交由相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一次完整的网络通信过程就结束了。
数据通信网络基本概念
数据网络

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控制器、无线接入点,以及个人电脑、网络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构成的通信网络。

功能

    数据通信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数据互通。

网络设备 – 交换机

交换机:距离终端用户最近的设备,用于终端用户接入网络、对数据帧进行交换等。

在园区网络中,交换机一般来说是距离终端用户最近的设备,接入层的交换机一般为二层交换机,又称为以太网交换机,二层是指TCP/IP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实现:数据帧的交换、终端用户设备的接入、基本的接入安全功能、二层链路的冗余等;

广播域:一个节点发送一个广播报文其余节点都能够收到的节点的集合。

网络设备 – 路由器

路由器:网络层设备,可以在因特网中进行数据报文转发。路由器根据所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的地,路径中最后的路由器负责将报文送交目的主机。

  1. 实现同类型网络或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
  2. 隔离广播域
  3. 维护路由表(Routing Table)、运行路由协议
  4. 路径(路由信息)选择、IP报文转发
  5. 广域网接入、网络地址转换
  6. 连接通过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

网络设备 – 防火墙

防火墙: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它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
  • 隔离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
  • 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
  • 用户身份认证
  • 实现远程接入功能
  • 实现数据加密及虚拟专用网业务
  • 执行网络地址转换
  • 其他安全功能

网络设备 – 无线设备

无线局域网WLAN广义上是指以无线电波、激光、红外线等无线信号来代替有线局域网中的部分或全部传输介质所构成的网络。而常见的Wi-Fi是指IEEE 802.11标准上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在WLAN中,常见的设备有胖AP、瘦AP和无线控制器AC。无线接入点 (AP, Access Point)
  • 一般支持FAT AP、FIT AP和云管理工作模式,根据网络规划的需求,可以灵活地在各种模式下切换。
  • FAT AP:适用于家庭,独立工作,需单独配置,功能较为单一,成本低。
  • FIT AP:适用于大中型企业,需要配合AC使用,由AC统一管理和配置,功能丰富。
  • 云管理: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需要配合云管理平台使用,由云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和配置,功能丰富,即插即用。

无线接入控制器 (AC, Access Controller)

  • 一般位于整个网络的汇聚层,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WLAN业务。
  • 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易安装、易维护的无线数据控制业务,具有组网灵活、绿色节能等优势。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按照地理覆盖范围来划分,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和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

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由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典型的局域网有:一家公司的办公网络,一个网吧的网络,一个家庭网络等。

城域网(MAN):

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典型的城域网有:宽带城域网、教育城域网、市级或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等。

广域网(WAN):

通常覆盖很大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甚至国家,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大型网络。

典型的广域网有:Internet(因特网)。

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是指用传输介质(例如双绞线、光纤等)互连各种设备(例如计算机终端、路由器、交换机等)所呈现的结构化布局。
网络拓扑的绘制:掌握专业的网络拓扑图绘制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大量的练习。

Visio、亿图及Power Point是两种用于绘制网络拓扑图的常见工具。

工业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有何不同

在性能上,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从网络层级上看,有二层交换机,当然也有三层交换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其产品设计和元器件选取上是有讲究的,它是面向工业现场使用需求的,在机械、气候、电磁等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所以,可以常常广泛应用于条件较为恶劣的工业生产场景。

1

元器件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元器件的选取要求更高,要能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现场的需求。

2

机械环境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能够更好地适应恶劣的机械环境,包括耐震动、耐冲击、耐腐蚀、防尘、防水等。

3

气候环境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能够更好地适应较差地气候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

4

电磁环境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5

工作电压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电压范围较宽,普通交换机则对电压要求较高。

6

电源设计

普通交换机基本都是单电源,而工业交换机电源一般都是双电源互为备份。

7

安装方式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可采用DIN导轨、机架等安装方式,普通交换机一般为机架、桌面方式。

8

散热方式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一般采用无风扇外壳散热,而普通交换机则是风扇散热。

安防监控摄像头LED驱动解决方案

视频监视、安防监控需求正旺,而且该技术也在个人和商业应用方面变得更加经济。受对更高标准的安保需求的驱动,在全球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监控摄像头被安装。

由于许多监控摄像头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监控摄像头制造商已经转向使用节能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与以前使用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LED的效率提高了80-90%,且散热较低。同时,LED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应用中占据更小的空间。

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摄像头制造商要求LED驱动板的设计更简单、更紧凑、成本更低。但同时,他们需要的LED驱动器能满足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功耗、更高的精度、更好的图像分辨率的要求。面对这些挑战,硬件工程师需要一个可以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LED驱动器解决方案。

TI的TPS54200是一款新型DC/DC同步降压LED驱动器,可帮助支持视频监控和其它终端设备。该器件提供了高效、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且具有高模拟调光精度。TPS54200采用简单的小外形晶体管(SOT)23-6封装,使用户能够轻松设计LED驱动板。

图1所示为TPS54200的简化电路原理图,驱动一系列外部元件数量绝对最少的白色LED灯。这对于商业/工业用途的视频监控摄像头或其他通用LED照明而言,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图1:TPS54200的简化原理图

当驱动LED灯串时,TPS54200具有较低的RDS(on)值,提供高效率。引线框上倒装芯片(FCOL)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模具和封装引线之间的电感和电阻。通过其低导通电阻,该器件能够高效(97%的峰值效率)运行,并保持监控摄像头的功耗尽可能低。参见图2。

图2:1A负载下的TPS54200效率

TI设计了TPS54200的模拟调光功能,具有极佳的精度,使通过LED的电流与具有良好线性度的脉宽调制(PWM)占空比成正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请参见图3。因此,您可以使微控制器单元(MCU)产生比通过直流电压的典型调光更高精度的PWM脉冲。

图3:LED电流与PWM占空比的100%线性度

使用TPS54200,可通过PWM输入以极高的亮度精度驱动一系列LED,即使是5%的PWM占空比。对于想要确保准确的亮度控制的终端设备设计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即使在使用未经调整的LED实现低成本时也是如此。参见图4。

紧跟当下LED照明追求低功耗的全球趋势,TPS54200可在一个简单、易于使用且高性价比的设计中驱动一系列具有高亮度控制能力的白色LED灯。对于需要使用简易LED驱动器实现串联LED照明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制造商和其他终端设备制造商而言,他们会发现这样的解决方案给他们带来的价值。

视频监控的数字化进程分析

视频监控市场十多年来高速发展、高歌猛进,完全是现代化节奏和声势。只要看看公共场所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密度,就能知道监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数字安防监控市场上,”高清智能”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热点和卖点,便无疑成为视频监控现代化的象征。然而,视频监控所带给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即时操控是否已经足够完美?还能留给后现代发展多大空间?

纵观视频监控整个行业发展的历程,主要追求的无非是图像质量、资源效率和管理效益。视频监控起始须追述到闭路电视系统(CCTV),后因采用视频录像机(VCR)才扩大视频监控应用。监控的视觉感受随摄像机分辨率线数增加而提高,通过同轴线缆输出视频信号,连接到模拟视频设备。由于受模拟视频线缆传输长度和衰减限制,CCTV只支持本地监控,监控能力和扩展性极其有限。数字化视频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压缩处理,便催生出硬盘录像机(DVR)。DVR属于半模拟-半数字方案,对视频监控系统和资源进行改造。DVR可支持录像和回放,连接IP网络,而与模拟摄像机通过同轴电缆连接。早期的MPEG-1视频图像质量强差人意,MPEG-2效果虽可接受,但存储量大且价格高。直到MPEG-4和H。264标准相继出现,才使DVR流行起来,虽视觉体验与高质量CCTV系统相比仍处于下风,但毕竟后续还有高清的过渡。

数字视频带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兴起。网络摄像机(IPNC)是数字视频监控数字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的产品形式,作为纯数字方案将视频监控系统由集中式转向分布式,其高清分辨率从720P30起到1080P60,足以挑战传统的CCTV系统,而解码采用网络录像机(NVR)实现。至此,H。264格式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和网络化,视频监控得以建立网络体系之上。尽管数字化网络化迅速成为视频监控的主导,但模拟视频技术也在演进中有所作为。当视频监控产业进入了成熟的现代化阶段,数字高清就成了行业推进的主流技术,有关介绍如汗牛充栋就无须多谈。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图像视觉体验和智能分析精度有所苛求,数字化视频的制约就不断显露。数字视频压缩带来原始图像信息损伤是不争的事实,压缩解压过程及网络化的传输必然存在延时,对于数字高清实时处理更是如此。

于是,回溯到视频前端,如何将原始采集高质量图像采用高保真技术手段进行传输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传统的同轴电缆成为多种技术的载体,这就成就出同轴高清技术。同轴高清对视频监控的保证在于,第一、人眼所看到高清图像无任何损失且感觉不到传输延时;第二、优质高清视频信号无压缩带来的失真以提高智能视频分析的高可靠性;第三、实时掌控和操纵高质影像画面而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和即时反应。同轴高清的新一波冲击在数字和模拟展开。

借鉴广电领域成功的同轴高清传输技术极高视觉体验,源于数字演播室的串行数字接口(SDI)得到新的应用。采用HD-SDI接口与后端编解码器和视频服务器匹配,并配合高清视频矩阵直接投影到大屏幕,充分展现无损高清效果。HD-SDI解决方案可在原模拟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升级,特别适合实时监控要求高的场合。同轴电缆同传视音频使模拟系统简化,而所传输控制信号同线传输,节省布线成本。但是,总体而言HD-SDI造价还是偏高,虽然标准国际开发,但在安防市场对价位很敏感。回归到模拟技术的同轴高清方案成本要低,于是就有了多种模拟同轴高清技术,其中HDCVI、HD-TVI、AHD最具代表性。

模拟同轴高清电缆传输技术推广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突破。因为传输过程中会有很大信号衰减,接收端所用均衡恢复电路很难做到线性,从而产生亮度、色彩失真及清晰度损失。信号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会有反射而造成图像的模糊与拖影。其次,在于实现的可控性。模拟同轴高清接收端需要恢复时钟信号采集接收视频,若时钟信息不足,须严格控制发收端时钟偏差,一般720P时要求两端时钟晶体间频率精度达到25ppm以下。所恢复出信号信噪比具有随机性,随分辨率和像素时钟频率的提高,对发接端时钟偏差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以致在工程中难以实现,导致模拟同轴高清很难向上兼容,将导致不同厂商的摄像机与DVR间,甚至相同厂商不同批次产品间容易产生兼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