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与人防工程设计

智能化建筑就是对建筑四个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相关的最优考虑,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安全、方便、舒适、灵活、环保低能耗和有经济效益的环境。”自从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大楼的建成,十几年来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在全球波及到各个角落,已涵盖到大到城市规划、小区规划,小到个体建筑。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结合自己的人防工程设计工作,谈谈人防工程设计中的建筑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行为产生许多直接的影响,人防工程由于自身平战结合的特点,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实体,要保障平时功能的开发利用,战时的防护功能和实现平战转换的实施,人防工程的智能化应该起到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实现自动化的载体,将自动化所需是设备线路经济而又合理地有效地开通。二是要创造良好的、舒适方便的平时使用环境,从而满足平时和平时状态下的建筑环境。

  一、建筑智能化对项目决策及建筑结构主体的要求

1.准确介定拟建人防工程智能化的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引进,使得建筑物的运营及管理几乎无所不能,但并不是说一个包罗万象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系都是必须的,相反,包涵的内容多了,必然会增加投资和平时的维修管理费用,那些平时用不上的部分也会造成一种浪费,只有很好地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从适用的经济上做出比较,来最后确定需要作什么,放弃作什么。如二等人员掩蔽工程就没有必要象指挥工程那样设置高度智能化的通信系统。

内容标准确定以后还要确定运营标准,即运作智能化的程度,不能说智能化程度越高就越好,因为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就变得复杂,给维修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设备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形同虚设,而这种高级维修人员又是很难找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搞难于管理的搞标准智能化,不如搞一个使于管理的低标准智能化。所以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智能化标准要跟人防工程的性质,平时使用功能和当地的管理水平及经济状况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确定智能化的标准。

2.建筑智能化对人防工程结构形式的要求

人防工程采用怎么样的结构形式要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从结构本身的指标是否经济取舍,特别是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智能建筑的管线多占用的空间大,如果用梁板柱结构体系梁高部分空间很难利用,势必要加大层高,如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板下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节约了层高,降低了空间,尽管从结构指标来说不很经济,但考虑到基坑开挖的节省,建成后能耗的节省,从长期看来不一定不经济。但是由于人防工程防护要求,当柱网跨度较大时无梁楼盖结构形式来必能满足抗力要求。

柱网尺寸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平时使用功能来看又需要跨度小时对抗力的要求较合适,这就要求一个结构上既合理可行,满足平战不同状态下的不同要求,使用上又能满足灵活分隔的尺寸。一般柱网尺寸在6.6米到7.8米时候较能满足平时灵活分隔,又能满足战时抗力要求。具体还要根据使用功能进行确定,比如平时用作地下车库,战时用于物质库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那么柱网采用9米柱网是可取的,因其层高要求较低,结构梁的高度可以适当加大,9米的柱网可以停了个车位,就比较经济合理。

建筑层高的决定是一个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地面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对智能建筑不够了解的设计,确定的层高不够,造成了不可改变的遗憾,地面智能建筑的层高要达到3.6米以上为宜,而人防工程由于抗力要求的特殊性,层高要远大于地面建筑。现在的人防工程在向大型化空间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方向发展,由于大空间,吊顶下的高度(以7.2米的柱网为例)在1米高左右,再加上梁下走管线空间高度900毫米,总计人防工程的层高在4.8米左右。就这样在管道较差重叠的地方还要做好管道得合,安排好标高。

3.充分考虑到四性:即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安全性:人防工程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随着智能化的提高,这不仅要考虑到战时的抗毁伤性,和抗干抗尤性,而且在平时要注意防火安全,智能化使得工程内的管道数量多,管井多,诱发灾害的机会也就增加,所以应该特别注意智能化的安全性问题。

效率性:提高工作效率是人防工程智能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高效率主要包扩平时使用的工作效率,平战转换设施及设备的工作效率,及战时指挥,通信联络,抢险救险的反应能力等的工作。

经济性:人防工程的造价相对于普通民用建筑的造价要高好几倍,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许多业主不愿意建造人防工程。所以在人防工程的建设中要强调智能化,但又不能一时贪大求全。应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及当地的经济状况结合考虑,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少花钱多办事,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业主改变对人防的认识,保障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数量。

舒适性:对于战结合的人防工程,要使平时使用中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从我省已建成使用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来看,平时效益较好的人防工程,都有较好的平时管理体系和较为舒适的室内环境,人防工程平时效益的发挥也只有靠先进的较完善的服务才能将人流引入工作内部,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的平时主要功能多为娱乐、歺饮、修闲、购物及旅馆等。只有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才能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做到以人防养人防,并解决许多人防自身的问题。

4.行之有效的布线系统

人防工程的智能化是靠盘根错节的各种管线连接控制室和终端来实现的,如何安排好这里线路,使其经济有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线路如何走。水平走向好线是在地面还是在吊顶上,垂直走向的线要安排适当的竖井,布线还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第二问题是要解决配线如何与设备相连。

通常端节点的位置不固定,经常会根据使用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满足变化的要求又要不影响室内空间的美观,第三要满足使用环境,进行调整的可行性,特别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其功能常由租赁方的变化而改变平时使用功能,因而使用环境的变化是绝对的,小到工作位置的调整,大到整个工程使用性质的改变,设计时要考虑到灵活多变的使用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人防工程的要求也不断地变化,线路的配置,用电量的增加及设备发热量等都要考虑留有余地,以满足再发展的要求。

  二、建筑智能化对室内装饰的要求

建筑物作为智能功能设备的载体,只要通过地面、墙面、天花板来实现。

地面

通过地面布线,只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架空地板,由支架和板面组成,板面通常是由450×450,500×500,600×600m可分可固定性和可调性,架空高度范围可从150mm到700mm,材料有很多种,如铸铝系统,石棉系统,木质系统,碳纤维系统,玻璃纤维系统等等。

架空地板使用的特点是布线方便,线路短容量大,他的缺点是造成地面交差,通行不便,由于人防工程地下湿度大,要可虑除湿系统。对于层高也有一定影响,人防指挥工程根据隔震地板设置及通讯防护要求,常将线路埋设在底板上,预留通讯地沟之中。

目前国外已有一种自身带支架的底边,便于铺设,高差又小,用于线路不多的部位。

墙面

墙面经常用来走线和安放插座的,但是由于人防工程内的管线由于功能的改变而经常移动,多采用大空间的布设方式,固定的内墙除维护结构墙外已很少使用。

怎么样才能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

智能建筑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建设设备的自动控制,对建筑内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并把设备的监控技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与建筑要求优化结合,使人们获得一个投资合理、适应、信息安全、高效、舒适、灵活、智能的建筑物变为可能。它使人们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随着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怎样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摆在了广大监理人员面前。

  一、建筑智能系统工程

建筑智能系统主要有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防报警管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共用电视无线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而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在计算机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系统集成的有机整体,各子系统在中央计算机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工作,实现智能建筑的各种功能。

建筑智能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应用领域,而且由于用途、规模不同,所需要的功能系统也不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含量高,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采用对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总承包以及总价合同的形式,在很多招标和合同签订中存在缺少对技术方案以及工程量清单的详细描述,概念化内容较多,技术清单部分也只是一个粗框内容的总价。例如:在设备清单中的数量、型号、预算单价许多不准确,甚至不标明或者遗漏。

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设计到施工集一家承包商,他们在设备选型、设备价格的制定、设备进场时间、工程量的测算往往偏重于自己的利益,主动权无形地转移到承包商手中,加大了业主的风险,智能化施工图纸质量不高,图纸会审不完善,也对工程产生许多不利因素,作为监理人员要维护业主的利益,必须熟悉掌握大量的相关技资料,了解智能化工程及各种设备的市场情况,同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比较,推荐给业主。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

1.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工作

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力求完整、详尽,用词准确严谨,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

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

监理人员在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服务承诺时,重点对技术方案;工程进度计划安排;保证系统能正常、安全、有效运行并达到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方法与措施;对于系统的所有设备、材料软件等的完整性和保证措施;需配合的具体事项及土建、安装的工作界面划分;用户培训计划;产品保护措施及维修保养服务计划等进行全面审核,主要看其对工程的针对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及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的有效性。

3.监理要从维护业主的利益出发,有利于整体建设项目的实施

根据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每一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进行认真检查,并对施工中电气管线、设备经常与土建、给排水、消防、暖通、物流、气体等专业发生交叉、错位、碰撞的预控工作落实好。确保各系统安装到位、可靠运行。要求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操作程序作业,对进场各种繁杂的多规格、多型号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检验、复试,不合格的清理出场,减少偷工减料、浑水摸鱼等不正常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并建立完整、准确、详实的工程资料。

4.工程变更

工程项目在施工中会因工程的变化产生许多变更,或承包商在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和局部变更,都必须有书面变更通知,业主签署明确的意见,监理如实详尽地记录因工程变更而造成的工程量增减情况和质量确认工作。并根据合同把大量的电子设备、材料、计算机网络设备受市场因素影响的价格做好记录,以控制工程变更价格。

  三、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筑物的增多,建筑智能化的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迅猛增加,建筑智能正向数字化,无线网络远程化控制、人性化方向发展,监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监理能力,学习方方面面的技能,把项目参加各方,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力,同项目团队的利益相统一,协助解决共同目标与不同利益者目标之间的矛盾,在项目目标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取得项目的成功。

要实现项目监理目标,监理必须是高效率的。从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考虑,对人员进行培养和培训,加深专业技术知识、招标投标、概预算、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使监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提出要求,让其在业余时间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控制进行全面学习,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造就和培养综合性人才,全面提高监理服务质量,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监理工作。完成工程项目,把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设计、施工和操作过程的复杂问题统筹解决。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良好的监理业绩,精诚的服务态度来自高素质的监理队伍。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经济又懂法律,既掌握理论又善于实践的复合型监理人才,不断进取,为监理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应用

建筑弱电工程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突破点,对于提高建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弱电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的自动化水平,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弱点智能化系统工程更加的复杂,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当今建筑弱电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概述

建筑施工是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建筑的智能化是当今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了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我国相关人员进行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阐述了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发展历程,并从管理、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提高建设施工水平改善措施。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因素,阐述了目前建筑弱电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受等[3]。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2.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点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点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2.2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弱电技术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3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要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指导,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2.4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3.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3.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3.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4.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4.1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点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4.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并且,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记录,统计施工过程的技术实施数据,方便后期进行质量分析和管理。

4.3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4.4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

建筑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5.总结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浅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的智能化, 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搜集与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以及信息处理的一种形态。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 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有机融合, 以现代建筑艺术为框架, 以智能化工程为灵魂, 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 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手段;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增值服务。

  二、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我国智能建筑真正形成规模的发展, 是在1992年前后, 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与升温, 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在此背景下, 一些国际上有关智能建筑的品牌和先进产品己先后进人我国, 大环境的需求与技术进步结合, 智能建筑迅速发展起来。90年代中期以后,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速度迅猛, 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快的智能建筑市场, 从事此方面业务的企业拔地而出,与此同时, 国外许多知名品牌产品及与之配套的软硬件系统抢滩这一市场。

这些行业的启动, 促进了科研和设计部门、境外企业开发出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成果, 使得我国技术界从设计、安装、施工、到验收检测与维护等方面全方位地与国际水平接轨,促进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中迅速提高和赶上世界水平。

近十年的智能建筑建设, 建成了一批技术水平很高、设施完善、效益明显、管理到位的智能建筑。通过这几年工程实践锻炼, 成长了一大批与国际水平相当的设计、安装技术人员队伍。今后,我们要让建筑智能化技术为中国建设提供更加安全、方便、舒适和成本适中的建筑物和建筑群,为人民创造更多无愧于信息时代的高智能化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政府也将继续加强管理,引导这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更加有力、更加蓬蓬勃勃的方向前进。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有一个清醒认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总体上看行业管理和市场的整顿还仅仅是开始,特别在技术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 重建设,轻管理

建筑智能弱电工程成也管理、败也管理。管理工作的好坏,一方面决定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业主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因建筑智能系统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标准不规范,在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问题也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管理与监督;业主投资的盲目性;智能建筑市场队伍的无序竞争;由于设计原因所造成的功能不完善或存在缺陷;由于施工质量粗劣而导致性能不达标;忽视对建筑物竣工后(如物业)的管理等问题。

2 有计划,无设计

很多业主与开发商计划的很好,目标很明确,但因各方面原因,投资与需求不符,在计划中“严要求、高标准”,但在设计时不根据实际需求或投入选择智能系统方案, 而是盲目追求先进设备,随后为其所累。因设计人员对选用的系统不熟悉,设计不能一步到位。由于智能化技术发展很快,加上某些智能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技术保密,故在对施工图进行设计时就相当困难,使其只能做“概念图”的层面。

3 重“硬”轻“软”

对整个智能建筑系统而言,其“智能”不仅要依靠硬件产品及技术的集成, 更要重视对多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而最终要实现人、机智能的完美结合,还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做出决策和处理, 以及对系统进行维护、改进和升级。而许多工程注重的仅仅是硬件建设花钱只为买“卖点”,忽略了软件的开发利用及后期管理。

4 缺少整合,资源浪费

智能系统中各种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若不能及时调整管理关系和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将会导致软硬件设备的重复设置。目前来看,我国电信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各自组网,而不是互补协作,这一现象在全国的主干网和建筑物内部皆是如此, 致软硬件设备的重复设置,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首先,应加强对设计公司的资质管理,对于没有资质或达不到智能化系统功能设计要求的设计公司要坚决将其排除在外, 实行严格的招投标管理。其次,加强对设计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即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 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另外,施工阶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 若发现问题,必须写明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效果。

按照规范、规程、设计图纸审查要求,对每一项分部工程进行认真检查。同时对进场的各种设备、施工材料进行检验、测试,杜绝不合格材料、设备用于工程中,确保工程各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系统调试包括系统调试前的文档检查,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提出改进措施,并经相关部门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2 抓物业管理促运行保障

解决好物业管理及服务的问题是智能化系统实施的必要保障。目前国内的物业管理尚未全部进入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且物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维持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比较困难。如有些物业管理人员根本不懂得计算机操作和现代信息管理,无法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因此,要努力提高物管人员的技术水平, 使其经过培训熟练掌握各子系统的性能、特征,保证系统良好运行,使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和使用,使物业管理通过高科技获得服务增值。另外要对用户业主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用户对智能装置运用自如。否则, 智能化系统只能是形同虚设。

3 建设关于智能工程的协调机构。并配上与当地状况有联系的制度和规范等,对工程的投标与招标多做重视,如果出现矛盾,利用自己的技术和材料优势给纠纷双方给出技术指导。有一定技术的协会还可将操作系统的评价做为力所能及的工作,推动工作的全面化。

4 对智能化运行是否正常和良好进行评判的检测部门,检验的内容包含比较明显的几个子系统,能够为验收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数据,但是要注意智能化包含的检测内容较多,包含多种部门,多个组织,因此想要实现一个检测机构多个检测功能的条件不够成熟,所以,可以通过合并各检测单位的方法来实现团体性的工作,这样也可以杜绝重复检测的情况出现。企业的服务能力有所上升。

五、结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程度步伐加快,对设计、实施、管理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施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系统观意识,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明天会更美好。

建筑智能化弱电工程的实施分析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作为当代建筑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是智能化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迅速发展,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智能化建筑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弱电工程作为智能化建筑运行和应用的标志,对建筑行业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加大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研究,根据项目管理以及实施重点对工程进行重点建设。

  一、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以及项目管理重点

(一)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

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实施中,为了对工程环节进行正确评估和控制,在总体系统设计以及功能需求分析中,必须根据项目功能定位以及工程设计标准,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让总体设计不断反映工程特色和建设亮点。其次,弱电承包单位作为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根据工程弱电特点以及国内建筑弱电工程分析成果,根据主承包商、业主部门对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程控制欲管理控制的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机构作为工程承包商。从建筑弱电工程建设意义来看,集成商是工程管理、技术水平、组织能力的有效结合。

另外,弱电工程管理与维护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业绩以及投资回报的的重要支撑,工程运行开通是整项工程建设的标志,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业绩、投资回报则是整项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保障弱电工程实施效益,必须在工程评估、验收后,保持对项目管理、系统维护重视力度。

(二)智能化建筑项目弱电工程项目管理重点

1、技术管理

为了保障工程实施效益,在技术管理中,必须根据设计以及项目要求,对工程实施阶段的各个弱电系统进行确定;对机电设备和子系统、装饰专业、土建工程之间的工程范围,以及各种产品供应商、施工单位、承包商职责范围、工程界面进行确定;以及项目实施中,各项目界面调整修改进行再确认。在这过程中,工程界面确定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界面开通的首要步骤,是整个建筑工程弱电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工程界面主要包括:技术系统界面、施工材料供应界面、施工界面以及设计界面。

在施工图纸、技术界面、施工资料审核中,由于弱电工程是一项工种界面广泛、项目设计专业的工程,必须在项目开始前,对施工设计、项目技术进行审核;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项目工期、降低返工率,必须对监控点表、清单、施工图样进行严格的审查,让每一个监控点在施工图样中都有反映,在监测点、受控点接口匹配的过程中,设备型号、数量、规格必须和设备清单、图纸始终一致。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在完整的硬件设备中,从根本上满足信息通讯、联动以及接口界面要求。

2、工程管理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管理中,为了保障工程实施效益,除了常规管理外,还必须对工程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在工种和专业配合中,弱电工程主要包括装饰、土建、给排水、照明、空调、供电等专业,从专业角度来看,弱电工程属于配合性工种。因此,在建筑工程现场与专业配合中,必须进行有效的专业协调,特别是在水管传感器、阀门、水流开关、流量计开孔位置、安装、焊接凸台、执行器和风门配合中,都必须和相应工种进行有效配合。

在强化建筑工程工序验收检查中,由于整个工程配线、配管、槽、线路设备调试安装,由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在安装表格、施工记录填写完毕后,根据工程验收范围、隐蔽工程以及图纸设计进行严格的验收交接,在做好各项测试记录后,将其上交给工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从根本上避免扯皮等不良现象发生。

  二、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验收以及质量控制

(一)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验收

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地方标准已经出台,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国家标准。在智能化建筑接地系统和电气敷设中,必须根据支架安装、电线、线槽、电缆、电线、光纤等电源敷设设备安装以及验收标准、接地系统施工工艺进行;尤其是在分管敷设、电缆芬槽控制、电源线信号安装中,除特殊要求外,接地系统都可以同用一个接地体,屏蔽电缆必须有一点屏蔽层接地,但是强电干线和弱电干线必须分开。

在智能化BAS监控系统中,主要规定了网关、主机、DDC、通讯设备、控制屏等系统设备和压力、温度、流量、湿度、传感器、现场设备、水流开关等系统输入设备,以及风门、阀门、执行机构、执行器等输出设备的施工规范、安装方式以及验收标准等。同时它还确定了该系统中新风机、DDC、送排风、冷热设备、末端设备、单休设备、照明设备、变配电等单体调试程序、测试方法以及要求等,通过BAS系统具体要求,对其进行验收调试。

在安全防范系统中,通过掌握防盗、报警、监控、出入口、巡更管理、访客、车库、通信、报警系统组成,规范各种监视器、解码器、摄像机、探测器、读卡机、机架、感应线圈、控制台施工规范、安装标准以及验收成果等,同时对各个子系统、调试、验收的顺序、基本规范进行确定。

在智能化通讯自动化中,通过规定该系统验收、安装调试流程,对系统安装、设备调试、测试初验、交验、移交、割接、测试验收进行规定,其他系统根据验收成果,进行第二部分测试以及最终验收。在这过程中,初验和系统测试包括线路光缆、传输设备、交换机、远程模块、接入网系统、节点机、数据网、电视系统、直流电源以及结构化测试和项目初验标准。智能化办公系统根据办公模型,从而规定了相关网络测试要求。

(二)智能化建筑弱电质量控制

弱电工程作为全方位的管理进程,在设计阶段,必须根据子系统、技术、功能以及功能选型中,满足业主方、合同以及建筑工程功能要求;通过仔细分析工程界面要求,保障各个子系统、专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满足信号匹配、功能要求以及设备配置;通过检查受控对象管线设计,让信号接口始终满足功能设计;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整体、全面的审核,从根本上保障监控点、清单与施工图之间的一致性。

在施工工程控制中,为了保障工程实施效益,必须根据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分阶段验收控制;根据施工图样对框图体系,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控制。在做好线槽、电管、隐蔽工程、电缆敷设验收以及施工记录中,根据施工要求,保障工程设备安装质量检查表格;根据产品技术以及设计要求,在单休设备测试的过程中,做好记录调试。在系统调试中,主要包括各种文档的检查,在仔细分析规范、设计、合同要求的同时,保障组织实施以及大纲调试工作。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作为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建设中,为了保障应用效益,必须根据施工要求、质量控制,努力做好项目管理、设计标准以及施工规范相关工作;进而不断推动智能化建筑发展。